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时间的力量
中新网湖州9月19日电(胡丰富)“Silk is not just a fabric, It’s a time machine。(丝绸不仅是面料,更是韶光机。)”9月,身着湖丝服装,散步浙江南浔古镇,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留学生HAN HTAR HTAR(中文名,韩桃桃)正在完结一场跨过千年的“丝绸穿越之旅”。
自南宋淳祐年间建镇以来,这座被运河盘绕的古镇就因“辑里湖丝”名扬天下。明代万历年间《湖州府志》记载:“湖丝甲天下,而南浔最精。”
换上浓艳的湖丝服装,韩桃桃发现,“高温天里,衣服比我幻想的要舒畅和凉爽得多!”
为什么丝绸如此清凉?南浔区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人介绍,“丝绸是天然蛋白质纤维,含有很多亲水基团,吸湿才能十分强。它的导热系数在天然纤维中也优于棉麻。”
丝绸是古代我国重要的消暑面料,其轻浮透气的特性能有用缓解高温不适。在南浔辑里湖丝博物馆,韩桃桃见到了南浔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获奖丝绸。“这便是让我国丝绸再次冷艳国际的‘辑里湖丝’!”她惊叹道。“辑里湖丝”因产于辑里村而得名,以其“细、圆、匀、坚、白、净、柔、韧”八大特色著称。最令人称奇的是,一根湖丝能穿起8枚铜钱。
“借运河之便,得蚕丝之利”。从南宋开端,湖丝便经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。最鼎盛时,南浔丝商发明了“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”的财富传奇——财物超千万两的称“象”,五百万两以上是“牛”,百万两以上便是“金狗”。
南浔古镇的丝业会馆曾是湖州丝商沟通和买卖的重要场所,现在则经过全息投影技能演示着生丝买卖流程,而且成为姑苏评弹的表演场所。这让韩桃桃较为享用:“尽管不太懂,但落款稠密的前史气味,声响和韵律就像丝绸坐井观天包围着我。”
从丝业会馆走出,韩桃桃完毕了一天的古镇湖丝体会之旅。从南宋的市舶司到清末的通商口岸,从《天工开物》的记载到世博会的奖章,在韩桃桃看来,丝绸不仅是一种产品,更是中华文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寻求。“我国古人的才智,真是冷艳!”她抚摸着身上的丝绸面料感叹道。(完)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念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文面授权。
[网上传达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6168)] [京ICP证040655号] [
京公网安备 201号] [京ICP备2021034286号-7] [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:京;京]
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: 告发邮箱: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:86-10-87826688
,体育频道